蓝雷牧业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动态
产品动态
猪价延续弱势下行趋势!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牛羊鸡鸭鹅、蛋、禽苗和豆粕玉米原料等参考报价与行情资讯 (2025年11月26日)
发布时间:2025-11-27 23:34:19  来源:bob全站app

  11月份集团大场育成猪源总量保持高位,供应相对充足。中小散户猪源虽处低位,但呈缓慢恢复态势。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当前大肥存栏量依旧偏高,养殖端压栏现象较为突出,叠加秋冬季大肥需求季节性增加,结构性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从总量来看,本月商品大猪供应将呈现适度偏紧格局,但猪肉整体供应仍明显过剩。

  需求端:随气温持续下降,居肉消费需求有望稳步增长,月度猪肉消耗总量环比将保持增长态势。季节性消费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需求增幅尚不足以扭转当前供应过剩局面。

  后市预测:综合看来,11月份出栏大猪交易价格先弱后强的可能性较大。供需基本面显示,当前充足的出栏大猪供应并不支持猪价快速大面积上涨,即使出现阶段性反弹,其持续性也存疑,月内存在回调风险。同时,二次育肥需求升温,或增加12月及1月份市场集中出栏压力,抬高后市风险。

  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高度正相关。当前生猪产能严重超过标准,11月25日猪价同比下跌32.2%,直接拖累仔猪需求。市场对2026年上半年猪价预期悲观,养殖户不敢抄底补栏。

  截至2025年10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理论产能充足。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高位决定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生猪供应持续宽松,仔猪需求难有起色。

  冬季气温降低,猪蓝耳病、腹泻等疫病风险增加,养殖户补栏更加谨慎,避免冬季育肥的疫病损失。

  当前仔猪价格虽已跌至成本线附近,但对应后市猪价预期仍显偏高。养殖户普遍采取减量补栏、延后补栏策略,将更多精力转向成本控制和现有存栏优化。

  仔猪价格全国均价为21.48元/公斤。全国均价较前一日微涨0.01%,多数地区价格持平,仅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出现0.1%-0.13%的小幅波动。同期生猪价格窄幅震荡,北方地区小幅回落,南方稳中有升,仔猪市场受养殖户预期影响,部分区域出现亏损风险。养殖集团主动收缩供应量,10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回暖,但11月生猪计划出栏量环比减少4.95%。随着生猪价格回升,养殖端补栏积极性有所提高。考虑到2026年春节延至2月,当前补栏的7公斤仔猪可在春节前达到出栏体重,刺激采购需求持续释放。散户补栏需求仍在,局部地区采购情绪有所转好,成交情况增加,但供给企业出售意愿仍较明显,供需博弈加剧。季节性补栏窗口开启,为春节备货做准备。散户逢低补栏需求支撑价格底部。行业仍处于全面亏损阶段,7kg断奶仔猪价格约200元/头,抑制补栏积极性。仔猪价格趋势将主要根据产能去化进度。当前行业去产能有望持续兑现,但周期拐点尚未明确。当前仔猪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但需警惕12月及明年1月集中出栏风险,建议适度补栏、分批采购。

  今日国内鸡蛋价格整体趋稳运行,局部地区微幅上涨,市场呈现触底回升迹象。主产区走货速度加快,贸易环节抄底囤货意愿增强,叠加气温下降影响产蛋性能,供需格局边际改善推动蛋价止跌企稳。

  贸易端囤货需求释放经历前期持续下跌后,蛋价已跌至阶段性低位,贸易商抄底备货意愿显著地增强。部分冷库及流通环节开启低位补库操作,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对底部价格形成较强支撑。

  市场走货速度加快当前蛋价处于养殖成本线附近,终端采购积极性有所恢复。食品企业逢低备货需求增加,叠加家庭消费稳步回升,市场流通速度较前期明显加快,产区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持续缓解。

  供应端压力边际缓解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降至低位,低温度的环境导致蛋鸡产蛋周期放缓,产蛋率出现季节性下滑。虽然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仍处于相对高位,但短期供应增量放缓,对价格的压制作用有所减弱。

  后市展望:综合看来,短期鸡蛋市场供需矛盾略有缓和,但供应总体宽松格局尚未扭转。预计近期蛋价将以低位震荡、缓慢上涨为主,上升空间有限,需警惕需求跟进不足带来的回调风险。

  今日白羽肉鸡产业链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涨态势,各环节表现略有分化。鸡苗市场在供应收缩与需求回暖支撑下小幅走强;毛鸡价格受区域供需差异影响,南涨北稳格局延续;淘汰蛋毛鸡则维持低位震荡,上行乏力。

  白羽肉鸡苗:大厂排苗紧张 苗价稳中偏强。今日主产区山东白羽鸡苗均价3.13元/羽,较昨日价格上涨0.01;辽宁均价3.71元/羽,较昨日价格上涨0.03。种蛋供应收缩态势延续,山东、辽宁等大型种禽企业排苗计划已排至12月上旬,短期市场供应量受限。但整体来看,鸡苗供给总量仍较充裕,难以支撑价格大幅上涨。规模养殖场和集团化养殖企业补栏意愿逐步回暖,为苗价提供底部支撑。但散户补栏情绪依旧低迷,当前鸡病高发导致养殖死淘率上升,养殖效益承压,限制了散户进场积极性。

  白羽肉毛鸡:南北走势分化 稳中微调为主。今日主产区山东白羽肉毛鸡均价7.12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上涨0.01;辽宁均价7.37元/公斤,与昨日价格持平;主销区江苏均价7.91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上涨0.01。山东、辽宁等地毛鸡出栏量充足,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良好。但屠宰企业分割品走货速度一般,冻品经销商拿货意愿未达预期,价格上行驱动力不足,以稳为主。本地毛鸡存栏量相对偏少,供应压力小于北方,为价格提供上涨支撑。整体需求保持平稳,仅部分地区因流通小幅改善出现微涨。短期毛鸡市场将延续当前区域分化格局,预计以震荡微调态势运行,涨跌幅度均有限。淘汰蛋毛鸡:蛋价反弹乏力 淘汰鸡持续筑底。今日山东地区淘汰蛋毛鸡均价8.12元/公斤,与昨日价格持平;江苏地区淘汰蛋毛鸡均价8.80元/公斤,与昨日价格持平;辽宁地区淘汰蛋毛鸡均价8.00元/公斤,与昨日价格持平。虽然蛋价近期出现小幅反弹,但未能有效传导至淘汰鸡市场。当前行业仍处亏损状态,供需两端矛盾突出,加之适龄待淘老鸡数量相对充足,价格缺乏大幅上涨基础。在供需基本面未明显改善的背景下,预计短期内淘汰蛋毛鸡价格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大商所2501合约 10月2日收盘 2966元/吨,与现货基本持平,主力基差仅+20元左右,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显示现货端跟涨动力不足。

  9-10月大豆到港预估仍高:9月约1000万吨、10月950万吨,油厂开机率维持65%以上,豆粕库存连续三周回升至95万吨(环比+8%)。

  国储传闻将轮出300万吨进口大豆,短期进一步增加市场可压榨量,压制现货基差。

  节后饲料企业执行“随用随采”,物理库存天数28天,低于去年同期32天;生猪存栏虽高但养殖亏损,配方中豆粕添加比例小幅下调至17.5%(-0.3pct)。

  南美10月船期大豆CNF报价对巴西贴水160-170美分/蒲,环比降10美分;美湾贴水140美分,仍受25%关税限制无人问津。

  按当前贴水及CBOT 11月合约1000美分估算,10月压榨完税成本约3150元/吨,高于现货,油厂压榨利润(山东)-120元/吨,亏损扩大对价格形成底部支撑。

  关注:中美第四次会谈(10月底)是否带来美豆采购重启及南美天气炒作,成本端变动将决定四季度方向。

  结论:10月2日国内豆粕现货延续低位横盘,基差偏弱、库存回升,短期仍缺上涨驱动;中期关注油厂开机节奏与南美贴水变化,若压榨利润继续恶化,价格下行空间存在限制,建议饲料企业维持15-20天滚动库存,等待2950下方分批补库。

  豆粕:今日沿海主流油厂报价普降10–20元/吨,区间2800–2890元/吨,华南略低、华东略高。高开机率叠加终端提货平稳,港口及油厂豆粕库存继续累积,现货端承压。

  菜粕:东莞一口价上调10元至2530元/吨,主要因华南水产料刚需补库及可交割货源偏紧,短线表现强于豆粕。

  豆粕9月合约录得“四连阳”,期价重心抬升至2900上方,走势明显强于美盘;

  资金逻辑:市场提前博弈四季度进口大豆潜在缺口,远月贴水给予多头安全边际。

  ‑ 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维持900万吨以上,油厂压榨量高位运行,现货供给压力短期难消;

  ‑ 四季度采购缺口约500–600万吨,进口商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若美西新作升贴水或运费出现变化,采购节奏可能后移。

  ‑ 美豆主产区墒情良好,优良率维持高位,丰产预期强化,CBOT11月合约回落至1200美分下方;

  ‑ 巴西农户销售近尾声,8月出口装船预计下降,全球大豆供应边际收紧的时点或推迟至9月以后。

  短线:高库存压制现货,但盘面已提前反映利空,基差继续走弱空间存在限制;豆粕期价2800–2950区间震荡对待。

  中线:若四季度采购缺口确认且美豆生长期天气无新风险,国内远月合约抗跌属性增强,关注9–1正套及11月美豆天气市对连粕的传导。

  1、11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50元/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1.1% 同比下跌26.6%。

  2、农业农村部:11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7.72元/公斤 比昨天下降1.1%。

  3、生猪产能综合调控稳步推进 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重新再回到4000万头以下。

  4、国家统计局:11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11.6元/千克 环比降1.7%。

  5、牧原股份:精细化管理持续发力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3元/kg左右。

  近日,国家科技特派团一行12位专家,顶着冬日的寒风,走进了都安瑶族自治县,为肉羊、肉牛养殖及木薯种植产业带来了一场科技“暖流”。此次行动不仅为都安的特色农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农户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

  在肉羊、肉牛养殖技术培养和训练现场,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艳丽,以其专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将品种选育、饲料配方优化、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一一剖析。专家们不仅分享了最新的养殖理念和管理经验,还针对养殖户在真实的操作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耐心解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养殖户倍感温暖。

  “这次科技服务活动真是太及时了!我们正为怎么样提高养殖效益犯难呢,专家们就来了。”养殖户黄若锦感慨地说,“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未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充满了期待。”

  授课结束后,专家组为培训农户发放牛、羊、畜禽栏舍消毒剂,共发放100多包。除了技术培养和训练,国家科技特派团的专家还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当地考验查证了肉羊、肉牛养殖及木薯种植的现状,与养殖户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全方面了解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了他们的心声与期望。

  此次国家科技特派团的“暖冬行动”,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都安大地,让养殖户和种植户感受到了科技的关怀与力量。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信优表示,将逐步加强与国家科技特派团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在寒冷的冬季里也能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创建工作,已有扬翔、温氏、史记、汉世伟、农垦西江等养殖企业取得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小区资质。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8个;自治区星级净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等33个,共通过各类动物疫病净化场41个,动物疫病净化业绩居广西前列。

  养殖户点点手机 “二师兄”吃喝不愁 ——柳江区土博镇水源村以科技赋能“云养猪”见闻

  在柳江区土博镇水源村甘牛屯养殖场,饲喂、巡检、环控等核心环节全由智能设备代劳,手机一键即可“云养猪”。该区养猪业正加速告别“凭经验、靠人力”的传统模式。让数据替猪“说话”,用机器替人“跑腿”,该区以科技赋能养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数智动能”。

  11月17日,笔者走进该养殖场,只见白色饲料管道悬于梁间,智能阀门开合之间,饲料精准入槽,悄无声息却分秒不差。饲养员无需进入猪舍,一部手机便是“万能遥控器”,投喂、通风、调温,指尖轻点就可以完成;高清摄像头24小时在线,生猪进食、躺卧等情况实时转为数据化、可视化信息。智能系统犹如专属管家,让生猪在干净、舒适、可控的环境里安心生长,养殖效率显著提升。

  这套智能投饲系统是产能跃升的核心引擎,算法根据日龄、体重、体况为每头猪建立独立营养账户,定时定量下料,确保精准供给。后备、妊娠、哺乳三阶段配方一键切换,母猪的“个性化菜单”随胎次、背膘、健康情况实时微调。单桶仓储设计一次性装满即可投喂20头经产母猪4至5天,人工补料周期从“每日扛袋”缩短至“三天一次”,劳动强度直降七成,让饲养员从“搬运工”升级为“数据管理员”。

  在保育舍里,小猪崽一出生就住进“数字产房”,温度、湿度、料量全程由算法智能托管,规律投喂让它们打好“增重底子”。它们从出生到重量达到300斤,只需要7个月,日均增重700克以上。舍旁15吨巨型饲料塔是它们的“粮仓”,一次装满可为200多头小猪提供20天口粮;随着日龄、体重曲线陡升,系统把早晚两次下料量自动上调,同样15吨饲料,在出栏前只够投喂10天,投喂量随着生长节奏精准调节,杜绝浪费。

  “当初投入50多万元引进这套智能投饲系统,如今一部手机就是全场的‘总指挥’,料线缺粮时才需进场,其余时间完全‘云养猪’,一年可节约人力成本约10万元。”养殖户韦仲剑表示,空余时间能发展种植业,养猪、种地两不误,真正的完成“机器多‘跑腿’,主人多增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