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内造纸行业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提供的造纸业月度报告,2005年,规模以上造纸工业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46.1亿元,同比增长27.9%,利润总额123.21亿元,同比增长25.74%。行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能的扩张,05年规模以上造纸企业累计共产机制纸及纸板5404.29万吨,同比增加26.27%,但由于销售成本增幅超过收入的增长,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下滑了约两个百分点。
国际纸浆价格去年自4月份开始有所回调,减轻了企业部分成本压力,但到10月份又出现反弹。尤其进入06年以后,由于主要木浆产区的许多企业例行停工检修,纸浆价格有所回升,目前NBSK美国市场价格已达630美元(2006/03/21),比1月初上涨了5%。预计到06年下半年,随着全球新浆线的投产,纸浆价格将有所回落,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而废纸价格由于中国需求刚性增长,加之国际供给增幅有限,预计06年将继续保持高位徘徊。
06年以来国内主要纸品如新闻纸、铜板纸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产能扩张较快,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成为主导因素。其中新闻纸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快,近期的出厂价已经下滑至48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06年新闻纸还将新增产能约90万吨,预计价格下滑颓势继续,铜板纸和白卡纸价格则趋向平稳。而文化纸随着部分小企业被关闭,目前出厂价已经达到5300元/吨,同比上涨了4%,后期价格将继续维持坚挺。
3月初国内最大的箱板纸生产企业玖龙纸业以13.6倍的动态市盈率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上涨40%,目前其动态市盈率已达到20倍,而国内主要造纸企业的估值水平仅为其一半。在原材料来源、产品市场、行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国内造纸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将可能受其带动,得到提升。
从整个行业环境来看,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的提高,企业环保成本加大,一批环保执行状况较差的小企业将有可能退出市场。而大型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明显,执行情况良好,边际环保成本较低,受其影响较小。在享受行业增长的同时亦可分享小企业退出的市场。另一方面,06年全行业高速的产能扩张现状依旧继续,部分产品价格压力明显,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仍将呈现一定的下滑态势,我们对行业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上市公司中,我们建议关注估值水平偏低的龙头企业G华泰(600308)和晨鸣纸业(000488)。华泰股份06年将再新增40万吨的新闻纸产能,10万吨化机浆的投产将有效减低生产成本。晨鸣纸业可转债项目运行效率逐步提高,吉林纸业也将开始贡献效益。
05年,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从子行业来看,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和葡萄酒行业,两者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44%和39%。而从盈利能力来看,葡萄酒和白酒的利润率分别为12.8%和10.9%,明显领先于其它子行业。
从去年年底开始,许多优势酒类企业如五粮液、贵州茅台、张裕均出现了提价行为,愈发凸现品牌优势带来的附加值。白酒行业特别是中高挡白酒领域,品牌的沉淀和消费群体的稳固造就了较高的行业壁垒。目前随着消费税政策的调整,白酒企业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二线企业,在找准战略定位后,成长空间令人期待。
葡萄酒行业由于基数小,在各酒类子行业中依旧保持最高的成长率和盈利能力,其发展前景继续被看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渠道控制力的加强和价格调整来保证盈利能力,市场越来越向优势企业集中,消费习惯的逐步转变将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但不可忽略进口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随着进口关税的进一步下调,进口葡萄酒吨酒价格与国内差距也逐步缩小。不过具有品牌、渠道、文化等优势的国内企业仍具有相当强的竞争能力。
啤酒和黄酒的收入增长率和利润率在酒类子行业中略显逊色。05年啤酒产量仅增长了5.2%,消费市场增长缓慢。啤酒企业普遍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但行业利润率仍处于5.1%的较低水平。不过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啤酒行业凭借品牌和网络优势受到国际资本的极大青睐。从美国AB与青岛啤酒结成战略联盟到英博收购福建雪津,国内啤酒企业得到相当高的溢价评估。从产业价值来看,我国的食品饮料行业将成为外资并购的重要领域。黄酒行业的发展仍受制于区域性,开辟新的消费市场成为关键。而为了进一步摆脱低盈利的状况,丰富产品中高挡品种,提高品牌形象成为各企业的趋向。
乳制品行业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在竞争依旧残酷的状况下利润率同比有所回升,显示出行业的发展除了初期注重的速度以外,对盈利能力也愈加重视。奶源及市场份额逐步向个别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制糖业由于04/05榨季产量减少,糖价节节高攀,利润率有所回升。随着新榨季的开始以及国家干预,近期糖价有所回落。但由于供求没有明显改善,预计06年糖价将仍呈现高位震荡的局面,制糖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比较看好葡萄酒、白酒和乳制品行业。建议重点关注张裕A(000869)、贵州茅台(600519)、山西汾酒(600809)和伊利股份(600887)。张裕享受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发展空间,龙头地位逐步巩固,随着营销网络的完善,对渠道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贵州茅台品牌优势明显,06年初的提价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山西汾酒产品结构逐步丰富,省外市场增长明显,受惠于消费税改革程度最大。伊利股份产能扩张迅速,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农林牧渔今年2月21日《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出台的以三农为主题的第三个“一号文件”,充分体现出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纲要几乎涵盖了农业里所有的子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政策支持也相应涉及到各个方面。从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各项补贴到取消农业税、增加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在农业板块中,我们看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这同时符合了新农村建设和科技创新两个概念。我们提议关注G通威(600438)。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研发能力雄厚,鱼饲料的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新建企业的陆续投产,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大幅提高,业绩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中。
纺织2005年纺织和服装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4.7%和12.6%,利润增长远大于收入的增长。利润增幅前3名的子行业分别是:棉纺(73%)、纺织制成品(66%)和印染(36%)。2005年出售的收益增长较快的前三名子行业分别是毛纺(34%)、纺织制成品(基本上代表家纺)(33%)和棉纺(28%).服装和棉纺行业合计占行业利润的比重超过50%.行业的高速的发展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反倾销’成为行业关注重要问题。
人口的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助于国内居民纤维的消费量的提高,而且国内居民的人均纤维消费量远低于国外。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成为增加纤维消费的主要力量。行业的常规性低档产品在未来会更多地为农民所消耗。行业具有出口依赖转向内销的趋势和条件。
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在3个方面: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这一些因素一方面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推动了整个行业产业体系的优化,淘汰抗风险能力差业绩不佳的企业。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国相继和欧盟、美国和巴西签订了贸易协定,减少了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几年贸易上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2006年一季度纺织品出口仍然维持高度的增长,贸易摩擦将随之严重。3月23日,欧盟通过了对中国和越南鞋征收反倾销税,引起国内鞋类生产企业的强烈不满。所以,贸易协定并不能很好地减少贸易摩擦会给行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
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波动,预期波动区间将扩大。3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于8.0377,比前一交易日下跌了96个基点,人民币当日涨幅高达0.12%,创下了去年7月汇改以来的单日涨幅新高。有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利润下降6.18%,纺织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下降2%-6%。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的纺织服装企业影响并不一样。对产品以出口为主、原材料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最大;对于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具有正面推动的作用;人民币升值对那些原材料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内,产品也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影响最小。
棉花是占纺织企业成本70%的重要原料,特别对棉纺织子行业影响巨大。根据有关数据,05年服装销售物价指数下降2.2%,纺织与服装工业出厂价格上升1.5%和0.5%,原材料价格上升2.4%.产能扩张与成本推动下的产品价格被动上涨,毛利空间进一步挤压。
目前国内棉花需求缺口达1/3,还在于国内外棉花差价平均在15%左右,导致近年来国内棉花种植培养面积呈减少趋势,这与纺织行业的快速地发展相背。2005年,国内棉花种植培养面积比上年减少10%,而棉花进口比上年增长35%。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升农民的收入。一方面,提升农民收入刺激纤维的消费量的提高,有助于消化行业中的常规性低价产品。另一方面,行业中大多数劳动力来自农村,人力成本将上升。
4)纲要全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包括: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等。对于资源消耗较大的纺织行业而言,污水处理等环保成本会相应增加。
目前,我们看好蓝筹股公司:鲁泰A(000726)、黑牡丹(600510);股改业绩承诺的成长型公司:七匹狼(002029)、雅戈尔(600177);行业出口增速预期的下降和内需启动:G瑞贝卡(003439)、美欣达(002034)、七匹狼(002029)
电力2006年以来我国电力全行业发电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行业利润增速由于去年同期利润的低基数出现恢复性上扬,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一下子就下降。1-2月全国可比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11.7%,电力企业利润同比增幅38.5%,电力行业基本建设投资提高14%。根据目前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态势与煤价波动情况,我们对年内行业有如下判断:
2005年全国发电量23973.58亿千瓦时,增长13.4%。其中火电发电量19659.12亿千瓦时,增长12.5%;水电发电量3384.44亿千瓦时,增长19.5%。由于电量与工业生产增速的高相关性,如果2006年GDP保持9%左右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6%左右水平,考虑到节能方面的约束,我们预期2006年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将在11.5%-12%之间,考虑到同期机组投产量约为7500万千瓦,对应增速15%左右,预计全年火电企业利用小时数下降4%左右,静态分析影响行业利润约2个百分点。
根据最新不一样的地区的合同煤价签订情况测算,2006年计划内电煤全年涨幅将在3-6%左右,而市场煤价有望出现小幅回落。2005年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65%,投资总额达1143亿元,在采矿业中仅次于石油开采业的1443亿元,预计全年新增煤炭产能约2亿吨左右,总体看全年煤炭供给形势将明显较2005年宽松,全年市场煤均价有望出现3%左右的回落。综合计划内与市场煤价的情况分析,我们大家都认为火电行业全年来自燃料上涨方面的压力大致在2%左右,影响行业利润约1个百分点。
目前市场普遍对二次煤电联动存在较强预期,根据中电联有关测算,如果实施煤电二次联动,全国上网电价平均调整幅度将在1分/千瓦时左右,由利用小时数下降和煤价成本上升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能被有效弥补,火电企业毛利水平有望在本年度内实现触底反弹。
上网竞价的逐步推行,我们大家都认为对电力企业主要是结构性影响,对于高于当地标杆上网电价的企业而言上网竞价是较为明确的利空,对平均上网电价水平较低的企业而言上网竞价则恰好提供了一个实现利润上涨的机会。考虑到目前全国电力供求形势正向阶段性过剩转化,总体而言,我们大家都认为上网竞价对行业整体短期仍属一个偏负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