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至3月15日,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以下是具体价格波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基层余粮减少-:春节过后,基层售粮进度较快,余粮相对减少,市场有效供应较少,以上综合问题造成国内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进口玉米影响-:自205年3月10号起,我国对美国玉米加征15%关税,导致美国玉米成本进口成本上升,导致其价格上的优势丧失,间接推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
-私用需求预期较好-: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高,饲料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玉米深加工需求稳定-:虽然玉米深加工利润较差,但深加工需求量仍较高,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2025年3月1日至3月15日,国内豆粕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呈现高位震荡、先跌后涨的态势。以下是具体价格波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大豆供应增加-:2025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360.6万吨,增加4.4 %。3月初,进口大豆到港陆续增加,豆粕库存陆续回升至60万吨。
-油厂开机率变化-:3月上旬,油厂开工率大幅度的提高至55.7%,豆粕周均压榨超198万吨,导致豆粕库存增加。但据船期预测,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或将仅有520万吨左右,且受海关审批流程影响,部分大豆到港可能延期,这将导致3月末及4月初部分油厂面临“断豆停工”的风险。
-养殖需求一般-:3月初以后,终端养殖行业需求一般,饲料厂采购豆粕谨慎,随采随买。不过,近期国内生猪二育入场,新增饲料采购需求,对豆粕需求有一定支撑。
-库存宽松-:此前饲料企业备货充足,主流中大型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宽松,现货购销热度减弱。
玉米和豆粕价格在3月上旬呈现高位震荡、先跌后涨的态势。玉米价格整体持稳,局部价格明显走高,豆粕价格则在3月6日至10日期间大幅度下滑,随后震荡调整。这主要是由于进口大豆到港增加、油厂开工率变化以及养殖需求一般等因素共同作用。
2025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于3月1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展览会将于4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将展示饲料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并推动行业发展。
自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关税,同时对加拿大菜子油、豌豆等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这一政策引发市场关注,但国内农产品进口替代来源充足,预计对下业实际影响有限。
饲料企业在3月上旬面临成本上涨压力,但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采购优势,逐步进入现金流稳定回流阶段。同时,中小企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随着养殖行业逐渐回暖,预计2025年饲料需求将触底反弹,行业迎来上行周期。其中,猪饲料需求预测同比增长,禽饲料需求保持稳定,水产饲料需求在养殖量回升的背景下也将得到提升。
豆粕作为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其发展历史与大豆的种植、加工以及饲料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下是豆粕的发展历史: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大豆在古代大多数都用在食品制作,如豆腐、酱油等。早期的大豆榨油主要是采用物理压榨法,榨油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即为豆粕。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逐渐被用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
20世纪,随着大豆榨油技术的发展,浸出榨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物理压榨法,成为主要的榨油方式。浸出法利用特定的溶剂,能更有效地提取大豆中的油脂,同时得到质量更优的豆粕。浸出法生产的豆粕,干粕中的残油率可控制在约1%,相比之下,压榨法的残油率通常在4.0%~8.0%的范围内。这使得豆粕的营养价值更高,更适合作为饲料。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高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豆粕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慢慢的变成为饲料行业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之一。近年来,豆粕的消费中,生猪及禽类消费占比80%以上,其余用于水产、反刍等养殖消费。饲料产量结构中,猪料占比逐年上涨,而肉禽、蛋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下降。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随着南美大豆养殖面积的扩张,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逐渐增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豆粕进口国之一,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大豆,用于国内压榨生产豆粕。
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旨在降低饲料中豆粕的用量占比,推动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酵豆粕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活性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发酵豆粕产业化始于欧洲,20世纪90年代经中国台湾传入大陆,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快速成长。随着时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关注度逐步的提升,豆粕的生产将更看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豆粕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豆粕从古代的副产品到现代饲料行业的核心原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豆粕将继续在饲料行业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并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