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员工都只吃自己养的蟹,我们也要让食客尝到那一口鲜甜。”江苏三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成建平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对自家河蟹品质的绝对自信,更揭开了基地深耕高端养殖的初心。作为在河蟹养殖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养蟹专家”,成建平在泰兴黄桥镇搭建起核心养殖基地,并同步布局分基地与东台海水苗种培育基地,成功构建起“良种培育-成蟹养殖-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
目前,核心区基地面积达300亩,年产精品扣蟹15万斤(其中10万斤对外供应市场,5万斤用于自养),成蟹养殖成效同样亮眼,平均亩产近500斤。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不断迭代优化的“234”养殖模式,成建平还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助力周边超3000亩养殖面积的河蟹养殖户实现近百分百的养殖成功率,成为当地养殖产业的“领头人”。
![]()
三智河蟹养殖基地目前核心养殖基地的布局与规模是怎样的?苗种培育有哪些特色?
成建平:核心基地占地300亩,包含120亩小蟹塘和180亩大蟹塘,大蟹塘中35亩用于养殖六月黄,130余亩养殖纯母蟹,另有60亩专门培育大苗。分基地距核心基地仅几公里,面积200亩,主要养殖六月黄和培育苗种。苗种培育方面,东台基地负责海水培育环节,本地基地完成从半幼体到扣蟹的培育,精养塘4亩一个,亩产稳定在1000斤以上。我们培育的大苗公母统平约25头,公蟹20头左右,还会培育平均10-20头的大规格扣蟹和大规格母蟹苗,为高产、大规格成蟹养殖打下基础。
成建平:今年我们明显提高了养殖密度,母蟹密度达2500-3000尾/亩,公蟹密度在3000-5000尾/亩,部分塘口甚至达到4000—5000尾/亩。产量方面,公蟹亩产已达500-600斤,较往年300-400斤/亩的水平提升明显,母蟹亩产预计能突破500斤;规格上,六月黄平均规格2.7-2.8两,从2.5两起步,远超行业往年2两起步的标准,今年出塘的母蟹已有3两、3.5两、4两多个规格,整体规格优势突出。
![]()
成建平:第一个关键是水草养护,水草没有活力就容易挂脏、白根少、老化发黄,我们会及时给水草补充营养,定期泼洒养护产品,让它不断长白根、保持青绿颜色。
第二个是科学投喂,高产塘口,一亩地每天要喂20斤左右饲料,有的更多,没这么大的投喂量,环境反而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全程以42个蛋白的自配料为主,卖之前20天到一个月会补充小鱼、河蚌、螺丝等动物性蛋白;同时,喂饲料的时候会添加公司的天然植物添加剂产品,调节螃蟹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第三个是苗种优势,我们从始至终坚持培育大规格苗种,在合理密度下,苗种大才能实现规格大、产量高,今年有的塘口成蟹亩产到500斤左右,4两多的母蟹也不少,就是靠大苗种做基础。
成建平:成本方面,六月黄一斤成本约22元,动保成本常规养殖每亩500元,高产塘口因调水护草用量增加,成本约800元/亩。我们的成本高于普通普蟹养殖,核心是苗种投入不同。选择高端路线是因为我们培育大规格苗种,能实现更早上市,六月黄在8月底前就已售罄,而普通小规格苗种养殖的河蟹要到7月20日后才上市。更重要的是,市场需要真正的高品质蟹,我们以“为了那一口鲜甜”为使命,大规格、早上市的高端定位能更好契合市场需求。
成建平:损蟹问题多发生在大规格螃蟹上,主要因高温期过量投喂冰鲜鱼等动物性蛋白,导致肠道和应激问题,这也是行业常见痛点。我们的应对方式是用天然植物产品调节水体,搭配抗应激产品,同时调整投喂策略。预防方面,会要求客户每月内服相关这类的产品,预防肠道问题;日常则通过定期走访,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不盲目用药。水草养护上,重点补充营养、保持水草活力,避免其挂脏、老化,从环境层面减少疾病发生。其实核心就是“预防为先”,像肝胰腺综合症这类问题,利用优质饲料和天然植物保肝产品就能显著减少
成建平:我们的服务核心是定期走访客户塘口,不固定产品使用方案,而是在关键阶段指导客户提前预防。比如针对肠道问题的内服预防,针对水草与水体的定期养护建议,都是根据塘口真实的情况制定。我们不会让客户盲目用药,而是通过高频次实地查看,立即处理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会分享高密度养殖的环境管理、投喂技巧等核心经验,搭配公司的动保产品和添加剂,全方位助力客户提升养殖成功率。这几年我们帮助多户养蟹户摆脱亏损,帮扶面积超3000亩,这也是我们客户满意程度较高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